或許你會認為只有在湘潭才有人吃檳榔,其實檳榔在臺灣擁有幾百億元的消費市場,在臺灣,檳榔樹隨處可見,特別是在鄉(xiāng)鎮(zhèn)和山村,成片成林。目前,“紅唇族”的隊伍日益壯大,嚼食檳榔在臺灣已成為全民性的嗜好。
檳榔也被稱作“口香糖”。從以前的男性、老年人、低學(xué)歷者、藍領(lǐng)等到現(xiàn)在的不論男女老少、高學(xué)歷者、白領(lǐng)等都離不開檳榔,這已形成特殊的檳榔文化景觀。
在臺灣的高山族,婚禮喜慶宴客時,好客的高山族人通常都會奉上檳榔他們視之為招待客人的最好食物。在當(dāng)今的臺灣街頭,銷售檳榔的攤點林立,達到“五步一攤,十步一鋪”。而“檳榔西施”的出現(xiàn),則將臺灣的檳榔文化深植于民眾生活之中。
海南的綠色生態(tài)檳榔文化在海南民族的文化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和作用。海南是綠色的寶島。在海南的民族地區(qū),綠色生態(tài)檳榔文化展示出奇特的生態(tài)景觀,一排排青綠可愛的檳榔樹展示出一派綠色的生態(tài),極具觀賞價值。
海南的檳榔文化從精神領(lǐng)域,展示出美好的精神生態(tài)。清初屈大均認為著葉與檳榔“有夫婦相須之象”,故人們常將其作為聘果相互贈送,并有詩曰:“贈子檳榔花,雜以相思葉(指著葉),二物合成甘,有如郎與妾。”正因為檳榔有如此特殊的含義,因此婚嫁中多以檳榔定情,并作為吉祥物之一。在海南民間流傳的檳榔情歌和檳榔故事,表達了男女青年對愛情的渴望和追求。
在黎族男女青年的愛情生活中,檳榔不僅見證了一個個青年男女的悲劇愛情,檳榔也作為愛情的信物,給他們帶來愛情的歡樂和幸福,在黎族男女青年的戀愛、婚姻中都扮演著一種特殊的角色。
此外,檳榔待客的禮俗在海南的某些地區(qū)也被人們傳為佳話,廣為流傳,甚至還有用檳榔來緩解雙方矛盾的,檳榔在海南已經(jīng)是深入人心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