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時候,常隨別人哼唱兒歌:“月光光,照地堂,年卅晩,摘檳榔,檳榔香,摘子姜,子姜辣,摘菩撻……”當(dāng)時正值日寇侵華,生活流離,確不知檳榔為何物,稍長,也曾聽到關(guān)于檳榔的一些傳說故事,但仍未嘗與之作親密接觸。
參加林業(yè)建設(shè)工作后,很快就在海南島看到了檳榔和檳榔樹,但當(dāng)時重心不在此,也未細究。直到1972年冬至1973年春間,到了屯昌縣烏坡公社,此地地勢為五指山區(qū)與屯昌丘陵交接處,土壤肥沃,雨量充沛,氣溫、雨量最適于檳榔生長,所以廣東藥材公司就設(shè)了一個屯昌烏坡藥材場,大力發(fā)展南藥生產(chǎn),主要栽培檳榔和多種熱帶植物藥,如砂仁、益智、荳蔻等。
只見場內(nèi)漫山遍野都是檳榔林,林下則栽培著各種不常見熱帶藥用植物,幾乎四時可以聞見藥草的芳香,簡直恍如仙境。聽藥材場職工的述說,才逐漸得到了一些檳榔的認知。古籍上指檳榔具相互矛盾的異常功能,即飽食腹?jié)M之時食檳榔,可以助消化除脹滿;饑餓時食之,則又有一道氣納入胃中,使人有飽腹感;沒有喝酒而食檳榔,則會臉紅心跳,有微醉感,但喝酒醉了時,食檳榔可以解酒,其機理耐人尋味。至于驅(qū)蟲健胃利齒等作用,亦早有傳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