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國古代,檳榔屬著名的四大南藥(檳榔、益智、砂仁、巴戟)之一,很早就是一種常用的中藥。
東漢楊孚《異物志》上,最早談到檳榔有“下氣及宿食、白蟲,消谷”的醫(yī)療功效。清代沈金鰲所撰《雜病源流犀燭》解釋說:“下氣,腸胃郁結病也。蓋惟郁結,則腸胃之氣不能健運,所納谷食之氣,從內而發(fā),不得宣通,往往上行則多噫氣,上行不快,還而下行,因復下氣也。”所謂下氣,就是腸胃方面的疾患。楊孚所說的下氣,又稱降氣,它是我國傳統(tǒng)醫(yī)學所用的理氣法之一,也就是說,檳榔可以用來治療胃氣上逆等疾病。
隋代巢元方所撰《諸病源候論·宿食不消候》指出:“宿食不消,由臟氣虛弱,寒氣在于脾胃之間,故使谷不化也。宿谷未消,新谷又入,脾氣既弱,故不能磨之,則經宿而不消也。令人腹脹氣急,噫氣醋臭,時復憎寒壯熱是也,或頭痛如瘧之狀?!卑紫x,即寸白蟲病。
漢代張仲景著《金匱要略·禽獸魚蟲禁忌并治》說:“食生肉,……變成白蟲?!边@是人們罹患的類似蛔蟲的寄生蟲病。消谷,楊孚所說當指檳榔能夠助人消化,中醫(yī)學上另有消谷善饑之癥,指病人食欲過于亢盛,進食量多,但食后不久即感饑餓的癥狀,見于糖尿病、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疾患。從楊孚的記述可知,在漢代已認識到檳榔有健胃驅蟲的作用。